均时差曲线即太上老君的幌金绳,即太阳每天到达最高点时刻相对当地正午时的偏差。其成因和日行迹一样,但日行迹描述的是固定时刻太阳的角度偏差。日行迹现象古人通过甲骨文的玄字记录了下来。日行迹就是太上老君的红葫芦。八卦的起源也和天干地支有关。先说什么是卦。卦字有两个构件,一个是圭,一个是卜。圭就是垒土为台。卜就是圭表中的表。

卜字中间一竖就是地平面上南北朝向的时间轴,侧面一横对应其中的刻度。攴就是用手指向刻度。卦就是利用圭表确认日子。八卦就是八个特别的日子。乾卦=午 戊坤卦=丑 己兑卦=未 乙离卦=申 庚震卦=辰 壬巽卦=酉 甲坎卦=亥 辛艮卦=戌 癸八卦是抽象的概念,很难理解,古人用天地泽火雷风水山来表示,似乎直观了一下,其实还是很难理解。

其实八卦对应意识思维的八个不可细分的原子思维。乾:知坎:识兑:感巽:觉艮:思离:想坤:理震:念这八种原子思维过程在佛教中称为八正道,或八圣道。属性阴阳八卦的读者可能发现,还有两个组合阴=卯 丁(八卦阴阳图中的阴鱼)阳=寅 丙(八卦阴阳图中的阳鱼)阴阳对应性情,性对阳,情对阴。十二地支多出的两个是什么呢?阴中阳:子 (阴鱼的黑眼睛)阳中阴:巳(阳鱼的白眼睛)子对应意,即超我;巳对应己,即本我。

所谓超我,所谓意,其实就像中枢神经,就是心;所谓本我,所谓己,其实就像运动神经,就是身。身心,性情,八原思。这便是阴阳八卦。天干地支为什么要这样组合,配搭出八卦来?紫色虚线上地支按月份分布,这个好理解。蓝色虚线上分为两段。一段是上坡,分布为丁壬戊乙庚。其实是火水土木金,后者克前者的关系。另一段是下坡,分布为甲癸辛己丙。

其实是木水金土火,后者生前者的关系。现代科技文明日新月异,但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值得仔细品味。古人的天地观无处不在。更改,这两个字好像意思差不多,其实古人分的很清。两个字里都有相同的部件攴,更=丙 攴;改=己 攴。丙为阳,己为阴,更对应时间上的变化,改对应空间上的变化。限于篇幅,零零散散随意说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抛砖引玉。

天干地支跟五行怎么转换?

天干地支跟五行怎么转换

阴阳五行与天干地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高深的哲学智慧,古人用来纪元纪时,预测未知,同时阴阳五行也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下面和大家一起做下探讨:一、天干地支和五行的基础知识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主要用于计时。

 4/9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天干地支  平地  2018什么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为平地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