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我们非常熟悉的汉武帝的谥号就是孝武皇帝,他的庙号则是汉世宗。开国之君的年号,没什么太多的讲究,搞清楚这一点,我们就能够研究一下,历朝历代,开国皇帝的庙号、谥号和年号到底是怎么确定的了,很可惜的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活着的时候是没有年号的。
1、开国皇帝的号是怎么起的?有什么样的说法?
皇帝的称号分为三种,庙号、谥号以及年号。庙号和谥号一般一个皇帝只有一个,而年号,一个皇帝却有很多,庙号,一般有太祖、太宗、高宗、中宗、仁宗等。比如现在比较热的《清平乐》里,宋仁宗就是赵祯的庙号,谥号,一般有高帝、文帝、武帝、宣帝、炀帝等。比如说我们非常熟悉的汉武帝的谥号就是孝武皇帝,他的庙号则是汉世宗,
至于年号,每朝每代每个皇帝,年号基本都没什么相似之处。基本上就是根据爱好来取,明清时期皇帝都只有一到两个年号,比如说康熙、乾隆这就是年号,此前年号更迭频繁,唐高宗李治当了34年皇帝,却有14个年号之多。搞清楚这一点,我们就能够研究一下,历朝历代,开国皇帝的庙号、谥号和年号到底是怎么确定的了,开国之君的庙号,一般是太祖、高祖居多。
所谓庙号,顾名思义,就是在庙里面的称呼,皇帝去世以后,一般都会被供奉在家庙当中受到子孙后代的祭祀。到了几代以后,由于人员过多,原来的庙就要被毁掉,集中到太庙一起祭祀,而且隋朝以前,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的。比如说汉文帝、汉武帝都有庙号,可是夹在中间的汉景帝就是没有庙号,那个时候的人不太喜欢自欺欺人,汉朝的开国之君是刘邦,他的庙号就是汉太祖,《史记》中对此有误,记载成了汉高祖这是不对的,刘邦的庙号就是太祖。
此后庙号为太祖的开国之君还有很多,有些是子孙追封的,比如说曹操没有称帝,被曹丕追封为魏太祖,司马昭没有称帝,被司马炎追封为晋太祖。还有一部分开国之君的庙号是高祖,比较著名的就是唐高祖李渊,虽然李渊存在感比较低,但是这个庙号大家还是非常熟悉的。除了李渊以外,大一统王朝中,还有一位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他的庙号也是高祖,被称之为隋高祖,不过这个庙号比较生僻,我们一般叫他的谥号隋文帝,
除了李渊、杨坚以外,基本上大一统王朝的开国之君中,没有庙号为高祖的皇帝了。那些割据政权中用高祖作为庙号的开国之君倒是不少,比如说后赵高祖石勒、前秦高祖苻健、北魏高祖元宏等等,开国之君的谥号,一般是高皇帝、武帝、文帝居多。隋朝以前,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所以隋朝以前的皇帝,我们都会称呼他们的谥号,而隋朝以后,每个皇帝都有了庙号,所以庙号就取代了谥号,成为了大家嘴上常常提起的皇帝称号。
最初谥号分为美谥和平谥,对天子是没有恶谥这一说的,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祖先得到恶谥,就算这个人做天子再失败也不行,即使改朝换代,给前朝亡国之君的谥号,也不会是恶谥,因为哪个朝代都有亡国之君,谁也不想自己的子孙后代包括自己有几率得一个恶谥。但是周厉王暴政以后,谥号就分为了上谥、平谥和下谥,下谥就时贬义了,
开国之君的谥号,一般都是高皇帝,比如说刘邦的谥号就是汉高帝,所以我们要么称呼刘邦为汉太祖,这是庙号,要么称呼他为汉高帝,这是谥号。除此之外,谥号高皇帝的还有魏太祖高皇帝曹操,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齐太祖高皇帝萧道成等等,开国之君还有文帝、武帝作为谥号的,一般是因为前人开创了基业,自己坐享其成,创立了帝国。
比如说魏文帝曹丕,他是真正的开国之君,但是他老爸曹操开创了基业,晋武帝司马炎,他也是开国之君,但是他爷爷和父亲开创了基业。开国之君的年号,没什么太多的讲究,庙号和谥号,开国之君还是有迹可循的。可是年号这玩意儿,就是用来记录时间的,完全凭皇帝的兴趣来决定,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讲究,不过被追封的皇帝,那是没有年号的。
年号是当下活着的皇帝才会用,而庙号和谥号,都是给死掉的皇帝用的,开国之君的年号,一般都跟开始有点关系。很可惜的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活着的时候是没有年号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是汉武帝刘彻,建元是他的年号,也是第一个年号,一共使用了6年,此后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个年号是建武,用了整整32年,在当时没几年换一个年号的时代,建武用的时间是非常长的了。
文章TAG:刘的字号怎么取 字号 开国 皇帝 刘的字号怎么取 开国皇帝的号是怎么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