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佛家认为生老病死,都是一种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生老病死,是佛家所说的七苦中的前四苦,那当我们的亲人面对生老病死,我们需要如何对待呢,生老病死,虽说是人生必至的,但是谈起则云淡风轻的很少,立碑时怎么写祭碑文给逝者立碑写祭碑文,有很大的意义。
1、怎么看待亲人的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是佛家所说的七苦中的前四苦。佛家认为人生的七种痛苦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可见佛家认为生老病死,都是一种苦。确实!除了出生时我们没有意识感觉不到痛苦,其余老去的衰弱、意识不清、病痛的反复折磨、离世时的不甘和牵挂,都是一种痛苦!那当我们的亲人面对生老病死,我们需要如何对待呢?我觉得生要陪伴,互相扶持,前路同行!老要陪护,嘘寒问暖,小心呵护!病要看护,陪医送药,照顾饮食!死要思恋,清明时节,拜祭扫墓!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
2、生老病死你最怕哪一个?
生老病死,虽说是人生必至的,但是谈起则云淡风轻的很少。是生灵皆逃不过这样的命运这样的轮环,但是人生说来百年,谁愿意悲病秋呢?我可以笑看青春,笑谈年少,心不老,人生依旧阳光明媚!只不过华发已生,容颜已老,只要精气神足,立群山峰顶,依然苍劲豪迈!我可以慷慨,可以大义凛然,可以沧桑看尽,可以笑淡人生,大丈夫风萧萧而去,这世间未必!可谁倔犟的能容忍病呢?老而悲秋无所谓,百年多病独登台,扶拐踟蹰朦胧眼,缠缠绵谁人爱理?一副躯壳牢笼久,才是苦不堪言,欲哭无泪,
3、立碑时怎么写祭碑文?
立碑时怎么写祭碑文给逝者立碑写祭碑文,有很大的意义。一是起一个标记的作用,让后人知道坟在哪里,找到墓碑后,一看碑文就知道是自己家的坟,二写祭碑文是后人对逝者的缅怀,简捷概括逝者的一生。三是用文字记录辈份传承,以方便后人核对,四是给后人一个固定的祭拜先人的地方,一到清明节就知道要到这里来祭祖,起到一个情感寄托的作用。
可见立碑写祭碑文意义还是很深远的,那么怎么写祭碑文?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各个地方的祭碑文写法可能不完全一样,最简捷的写法就是直接写“×××之墓”或“×××千古”,然后把子女的名字和时间写上去,公墓的碑文很多是这样写的,再放一张逝者的相片上去就可以了。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写法就不是这样的了,我们这边是属于南方桂林地区,现在就把我们本地的写法说明一下,
一、祭碑文必须是竖写,分成五个部分。一是逝者的出生地、谁家的孩子、出生的时间和去世的时间,二是逝者的子女名字。三是逝者的主碑文,四是侄子侄女的名字。五是立碑的地点、坟的坐向和立碑的时间,二、记住所有的文字一律竖排写,而且是从右到左排例。最右边一排写逝者的出生地,可以写父亲是谁,及在哪里生活后来又迁居到哪里,
注意这里,过逝者去世时的年龄,如果41-50写艾寿,51-60岁写周寿,61-70岁写稀寿,71-80岁写耋寿,81-90岁是耄寿,90-100岁写期颐,这个要规范写,去世时在哪个朝代,在明朝就写
可用这样的格式“吾父系×××村×××之子后搬迁到×××”。接着写“原命生于××××年×月×日×时,殁于××××年×月×日×时”三、再接下来写子女的名字,写法是“有几男几女”,再写子女名字“孝男×××,配偶×氏,孙×××,孝女×××婿××x外孙×××,四、中间一排大字是写逝者的,写法是“清故×寿显考×公讳××老大人之墓”,如果逝者是女性,写法是“清故×寿显妣×门×氏老孺人之墓”。
文章TAG:生老病死苦怎么杀 生老病死 亲人 看待 生老病死苦怎么杀 怎么看待亲人的生老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