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中国古代有一点还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什么笔都可以动,史官的笔是不能动的。中国有记载的第一次对史官的屠杀,在春秋时期的崔杼,就因为弑君而逼迫史官改写,不然,您怎么能在如此湍急的水流中安全出没呢,现代电影电视中,有魏蜀吴各国旗号,也许是想让观众更好地分辨各国军队吧,在真实的三国中,应该不存在这种情况,因此也就没必要担心魏国旗上的“魏”字,和蜀汉魏延牙旗怎么区分的事情了。

1、中国历史上历代帝王让主管写历史的官怎么写,他就怎么写吗?

中国历史上历代帝王让主管写历史的官怎么写,他就怎么写吗

这一点,凭良心说,有是有,但并不常见。因为在中国古代有一点还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什么笔都可以动,史官的笔是不能动的,中国史官的笔,素来被称之为“铁笔”。从孔子编修《春秋》开始,一字定褒贬的“春秋笔法”更是成了史官们的美谈,历朝历代的史官,都以铮铮铁骨闻名。中国有记载的第一次对史官的屠杀,在春秋时期的崔杼,就因为弑君而逼迫史官改写,

结果连续四个史官被杀,依然拒绝抹除“崔杼弑其君”的记录。最后,就连杀人不眨眼的崔杼也被迫向史官臣服,到太史公的时代,就更是如此。司马迁的《史记》之中,对于汉朝的事情都是有啥写啥,丝毫不加避讳,就连刘邦丢弃妻子这种事儿,他也照写不误,这种气节,直到今天我们也不能不赞叹。但是必须承认的是,在乱世或者是面对强势皇帝的时候,史官们也往往必须改笔,

比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书被篡改就是很常见的事情,杀史臣的事也不少见。比如桓温逼迫孙盛改《晋阳秋》,又比如魏道武帝因为崔浩如实记录拓跋家族的事情而大开杀戒,这些都让史臣们的笔不敢太过放肆,也导致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现象——昏君批量化、模块化生产,即使一代明主李世民,也曾逼迫史官改写过有关玄武门之变的记录,哪怕房玄龄拼死抵抗也无能为力。

2、按照古代的规矩,钱学森可以被授予什么样的谥号?

2、按照古代的规矩,钱学森可以被授予什么样的谥号

文臣谥号,【明会典】记载,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与之搭配的字有正、贞、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唐代时期,以“文贞”为文臣最高等级谥号,如一代名相魏徵、张说、陆象先、宋璟等都是谥号文贞。宋代时期,为避讳宋仁宗赵祯,司马光第一次提出了:“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

”文正成为文臣梦寐以求的最高级别谥号。后来范仲淹、王旦、耶律楚材、李东阳、刘统勋、曾国藩等谥号“文正”,明武宗时内阁首辅李东阳,因病致休,临终时,他的好朋友内阁大学士杨一清来看望他,见他临死前还在为谥号担忧,言道:皇帝说了,给你“文正”的谥号,没想到李东阳听到后,直接翻身在床上向杨一清磕起头来,可见“文正”对于文臣的魅力有多大!对应的,武将谥号第一字是武,一般搭配宁、毅、敏、惠、襄、顺、肃、靖、等字。

明初名将徐达就是谥号“武宁”,此外还有一种就是文武大臣通用的“通谥”,以忠字开头,后跟武、文、定、烈、简、肃、毅、敬等字。忠武为最高级别,诸葛亮、郭子仪的谥号即为“忠武”,回到问题,钱学森可以授予什么样的谥号?作为“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报效祖国,被誉为我国“航天之父”、“导弹之父”、“火箭之王”等。

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曾说,钱学森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钱学森的回国让我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此外、钱学森曾历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协主席、全国政协第七、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2009年10月31日,钱老去世,谥号正释义:内外宾服曰正;大虑克就曰正;内外用情曰正;清白守洁曰正;图国忘死曰正;内外无怀曰正;直道不挠曰正;靖恭其位曰正;其仪不忒曰正;精爽齐肃曰正;诚心格非曰正;庄以率下曰正;息邪讵诐曰正;主极克端曰正;万几就理曰正;淑慎持躬曰正;端型式化曰正;心无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

谥号贞释义:清白守节曰贞;大虑克就曰贞;大宪克就曰贞;不隐无屈曰贞;内外用情曰贞;忧国忘死曰贞;内外无怀曰贞;忠道不扰曰贞;保节扬名曰贞;履正中馈曰贞;守教难犯曰贞;幽间专一曰贞;恒德从一曰贞;直道不挠曰贞;名实不爽曰贞;事君无猜曰贞;德性正固曰贞;率义好修曰贞;德信正周曰贞,谥号忠释义:危身奉上曰忠;虑国忘家曰忠;让贤尽诚曰忠;危身利国曰忠;安居不念曰忠;临患不反曰忠;盛衰纯固曰忠;廉方公正曰忠;事君尽节曰忠;推贤尽诚曰忠;中能应外曰忠;杀身报国曰忠;世笃勤劳曰忠;善则推君曰忠;死卫社稷曰忠;以德复君曰忠;以孝事君曰忠;安不择事曰忠;教人以善曰忠;中能虑外曰忠;广方公正曰忠;肫诚翊赞曰忠。


文章TAG:忠字古代怎么写的  忠字  古代  规矩  忠字古代怎么写的  按照古代的规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