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发现圣母型人格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圣母型人格并不是天生的,心理治疗师雅基·马森表示,圣母型人格的形成跟我们潜意识中的观念息息相关,像圣母型人格就会给当事人带来不好的情绪,表面上看和和气气,其实内心早已崩溃,作者雅基·马森表示,改变圣母型人格,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

1、什么是圣母型人格?如何评价这种人格的人?

什么是圣母型人格如何评价这种人格的人

你好,小鱼最近刚看过《可爱的诅咒》这本书,里面恰好是讲述圣母型人格的,这里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1.什么是圣母型人格?《可爱的诅咒》一书中说,生活中总会有一些这样的人,Ta将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家人、朋友和同事身上,甚至对陌生人也有求必应,一旦停止这样做,就会觉得非常内疚,在他们看来,很多事情的优先级都高于自己,结果,支持了所有人,却让自己崩溃。

就像《可爱的诅咒》作者雅基·马森,她也是圣母型人格,曾经在手臂骨折的情况下还坚持为家人开车,甚至一同去划船,直到医生开出诊断证明,打上石膏,她才觉得自己可以歇一歇了,后来这件事引起了雅基·马森的重视,她联系了一位曾经一起工作10年的心理治疗师,针对圣母型人格进行研究,迈出了解除诅咒的第一步。他们发现圣母型人格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一如既往地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

2.始终把友善待人作为唯一的行为准则,并因此受尽委屈。3.认为要让别人喜欢自己、爱自己并接受自己,就必须按照别人认可的方式为人处事,4.面对强势的人(如父母、老师、上司),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需求。5.从不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人起争执,6.总是想太多,总把错误归因于自己。7.很多事情的优先级都高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结果,支持了所有人,却让自己崩溃,

8.心甘情愿陷入他人期望的牢笼,虽然被压迫得近乎窒息,却不想改变,或者说无力改变。9.总是把时间、精力、金钱和爱奉献给其他人,唯独不留一点给自己,只有通过这样的过度付出才能获得安全感,2.如何评价这种性格的人?小鱼认为性格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只是说这种性格给当事人是否造成了某种困扰,或者带来一些不好的东西。

像圣母型人格就会给当事人带来不好的情绪,表面上看和和气气,其实内心早已崩溃,但是圣母型人格并不是天生的,心理治疗师雅基·马森表示,圣母型人格的形成跟我们潜意识中的观念息息相关。那是父母或看护人在我们小的时候植入我们大脑的,它们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问题是,很多深深根植于脑海里的观念源自我们的童年,而且通常可追溯到理性思维能力形成之前。

于是,我们才会一直倾向于相信那些错误的、早就不合时宜的观念,(1)被“特有化”的品质。所谓特优化的品质,是指父母通常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一些观念传递给子女的观念,比如作者就提到,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把“坚强”这个品质传递给了她,而且让她在“坚强”这个标签下有了一个光荣的举动。她当时正在骑马,突然被马甩了下来,一只脚还别在马镫中,就这样被拖行了至少10分钟,

她的后背在地上划伤,流了很多血,但是不久竟然起身上马,继续骑了起来。后来这件事作为“英雄故事”在家族中广为传颂,而作者也主观上把这种过分的坚强当成了自己应该发扬光大的积极品质,(2)死板的个人规则。以我为例,我家里有姊妹三个,我是老大。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常常跟我说:“你是老大,要多照顾弟弟和妹妹,”时而久之,老大的责任感就一直压在我的心头,成为我做事的一条规则。

上学的时候我会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去上学,放学的时候会做饭给他们吃,到上高中的时候我还给弟弟洗头,大学的时候每周帮他洗床单。那个时候我也在上学,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同时又是他们的“保姆”,我没有任何怨言,因为照顾他们是我的责任,但是过分忙碌的生活让我感到筋疲力尽,根据心理治疗师雅基·马森的研究,像这种“老大就要照顾弟弟妹妹”的个人规则,就是死板的,因为它忽视了当事人的感受和行为能力。


文章TAG:怎么算几型人格  人格  算几型  圣母  怎么算几型人格  什么是圣母型人格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