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说是通过水循环最后汇入海洋的,如果从一个封闭系统来看,水循环的存在,使得地球上的水运转不息,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这其实是一种尺寸的视觉差异造成的,我们知道,地球是圆的,而水是具有流动性的,那为什么水没有流到地球的“下面”,而是紧紧地包裹住地球表面呢。
1、海洋上的水怎么不掉到宇宙?
我们知道,地球是圆的,而水是具有流动性的,那为什么水没有流到地球的“下面”,而是紧紧地包裹住地球表面呢?水为什么不往“下”掉?我们常说水往低处流,而地球又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结构,按照我们的常识:水应该会流向地球的下方,然后掉进宇宙之中。之所以水没有向下掉,其实是因为引力的存在,我们都听说过牛顿的名字,也都知道他被苹果砸中之后才开始思考引力的问题。
实际上,牛顿有没有被苹果砸中我们不得而知的,但他确实在很早之前就开始思考“地球上的物体为什么不会落到天上,而是会掉到地上?事实上,关于这个问题,古人已经给出过答案,那就是:天圆地方假说,认为海水之所以没有流出地球,是因为地球是平的,牛顿对这个解释显然不满意,为此,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大意是: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力,但引力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和物体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海水之所以没有向下落,是因为海水距离地球较近,受地球引力较大,而引力的方向是指向地心,所以站在地球,“下面”就是指地心的方向,所以海水才会牢牢地贴在地球表面,但如果地球周围有一颗大质量的星球,比如:黑洞,由于黑洞的引力大,而黑洞引力的方向指向黑洞,从地球角度来看,黑洞引力指向天空,所以海水会向天上流去。
在《流浪地球》中,由于地球距离木星过近,所以地球上的大气会首先被木星引力捕捉,流向木星的方向,站在地球上看,地球上的大气就流向了木星位置,由此可见,地球上的水之所以没有向下掉,就是因为地球引力较大,而地球周围没有较大的引力来源(如果地球周围有较大的引力来源,可能地球上的水,甚至是地球本身都有可能被该星球的引力捕捉)。
海水的潮汐变化地球上的水虽然会老老实实待在地球上,但是月亮的存在使地球海水会发生潮汐变化,我们知道,引力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和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月亮虽然质量不大,但是距离地球比较近,所以地球上的潮汐变化主要是由月亮引起的。大约在46亿年前左右,地球刚刚形成不久,此时地球轨道周围有一颗和如今的火星差不多大的星球,被人们称为“忒亚”,
由于引力的作用,忒亚撞上了地球,导致忒亚解体,其中一部分物质留在地球上,而另一部分物质飘到了太空中,由于地球的引力这些物质没有跑太远,而是在地球周围形成了类似于土星环的存在,这些物质又逐渐在引力作用下坍塌成月球。由于月球引力的存在,使得海水受月球引力的影响纷纷涌向月球的一侧,形成高潮(在另一侧也会形成高潮),
就这样,伴随着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地球上的海水也在不停的发生着潮汐变化,消耗着地球的动能,使得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慢。科学家证实,在侏罗纪时期,地球一天只有23.5小时,但在现在地球一天有24小时,如果地球和月球的历史无限长,或许有一天月球会将地球潮汐锁定,使地球自转一圈的速度等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圈的速度,这在天文学中被称为“卫星与主星相互潮汐锁定”。
目前,地球已经完成了对月球的潮汐锁定,但由于月球自身引力较小,暂时还没有完成对地球的潮汐锁定,总结在地球上,海水之所以会贴合地球,而不是向“下面”流淌,是因为地球引力的存在,使得海水无法脱离地球的束缚。但同时,海水也会受月球引力影响(地球上万物都受月球引力影响,只是海水比较明显),海水也会朝向月球的方向涌去,形成高潮,
2、既然地球是个球,那海洋表面肯定不是平的,海洋为何没向某个方向流动直至形成平面?
这题大概是相信“地平说”的人提出来的,以此大海平面作为“地平说”的论据。“地平说”显然是错误的,下面就从海平面这个角度来探讨一下,1、地平说最早,由于人类认知能力有限,地平说情有可原,我国的天圆地方,就是一种地平说,下图为15世纪欧洲的地平认知图。科技发展到现在,“地平说”早已被推翻,其中与本题有关的海平面就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远处的桅杆总是先出现顶部,然后再慢慢向下直至出现整艘船)。
文章TAG:海洋的意思是怎么解 海洋 表面 肯定 海洋的意思是怎么解 那海洋表面肯定不是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