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探测到了木星磁层和传回300多副木星图形;第二个是1973年发射“先驱者11号”,1974年到达距离木星4.6万km的高空,发回了木星磁场、辐射带、温度、大气层结构等信息;第三个是1977年“旅行者一号”和“二号”,在1979年发现了它有个光环;第四个是1989年发射的“伽利略号”,它绕木星飞了34圈,获得了木星大气层的第一手资料(它在2003年坠毁于木星);第五个是2011年的“朱诺号”,在2016年到达木星轨道,每年绕行木星32圈,探测木星的内部结构和测定大气成分,并研究木星大气对流情况和探测木星磁场起源和磁层,科学家希望这些能了解木星的形成、演化和本体内部结构等。
1、木星和土星在气态之下会是什么样的固态形状?对此你怎么看?
木星和土星都是气体行星(类木行星),它们的质量都比较大。原因也很简单:宇宙中氢和氦的丰度是最大的,占比大于99%,但形成气态行星需要远离太阳,也就是所谓的“冻结线”以外的位置。这里太阳风的威力小得多,在内太阳系只能形成岩石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图:太阳系气体行星的内核被认为都是岩石构成的,这个内核甚至比地球都还大,
以木星为例:大约有地球质量15~45倍的岩石核心外层包裹着厚厚的液态金属氢,金属氢的厚度会达到木星半径78%的地方。金属氢外就是木星的大气层,大气层和液态氢没有一个明显的分界线,图:木星内部结构土星的结构和木星类似,但由于质量不到木星的30%,它的金属氢层比较薄。当然,这以上都是根据行星形成理论的推测,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才能更精确的得到其内部的构成,
2、人类没去过木星,是怎么知道木星的气体成分和压强的?
随着《流浪地球》的热映,木星也迅速成为了网红,人们惊叹它巨大引力时也被它瑰丽的气体云层所惊艳到。人类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和发射木星探测器测算出来了它的气体成分和压强,目前已知木星的大气层环流约有3000km,占木星质量的1%。木星是太阳系内体积和质量最大(是7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1/1000太阳质量)、自转最快、压强最大的气态行星,
它主要是75%质量的氢气,25%质量的氦气。我们能看到的大气云层的顶端,它的压强比一个气压略高,但在它核心压强是地球的10万倍,我们对木星的大气和压强如此了解,科学家们是怎么知道的呢?最早发现木星的是伽利略,他在1610年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第一个探测器对其探测的是,美国NASA在1972年发射的“先驱者10号”,
3、在木卫一上看木星会是什么感觉?
木星是太阳系内最大的一颗行星,也是一颗气体星球,它的质量是1.9*10^24吨,是太阳系其它七大行星总质量的2.5倍,是地球的318倍,体积更是巨大,是地球的1321倍。从太阳系几大行星的对比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木星的震撼,如果从靠近木星的卫星之一木卫一上来看的话,这种震撼肯定会更加深刻,木卫一是木星已经发现的79颗卫星之一,是一颗岩质卫星,也是距离木星最近的一颗卫星。
木卫一直径3600多公里,是太阳系第四大卫星,距离木星平均只有42万公里,比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才多4万公里,木卫一表面地质活动非常频繁,火山密布,数量在400座以上,整体平均温度在零下140度左右,但在火山喷发的热点区域,温度可高达1700多度,表面有众多的液态熔岩流动,熔岩中含有大量的硫及其化合物,使得它的表面看上去呈现由黄到橙再到红的色彩组合变化。
文章TAG:木星丘怎么看 木星 对此 木星丘怎么看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