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十二时辰对应的时间

子时 23~1点 丑时 1~3点 寅时 3~5点 卯时 5~7点 辰时 7~9点 巳时 9~11点 午时 11~13点 未时 13~15点 申时 15~17点 酉时 17~19点 戌时 19~21点 亥时 21~23点

十二时辰对应的时间

2,中国古代十二时辰点计的

子时——23点钟到1点钟 丑时——1点钟至3点钟 寅时——3点钟至5点钟 卯辰——5点钟至7点钟 辰时——7点钟至9点钟 巳时——9点钟至11点钟 午时——11点钟至13点钟 未时——13点钟至15点钟 申时——15点钟至17点钟 酉时——17点钟至19点钟 戌时——19点钟至21点钟 亥时——21点钟至23点钟
十二时辰换算成现代的时间,就是: 子时——晚11点钟到凌晨1点钟; 丑时——1点钟至3点钟; 寅时——3点钟至5点钟; 卯辰——5点钟至7点钟; 辰时——7点钟至9点钟; 巳时——9点钟至11点钟; 午时——11点钟至下午1点钟; 未时——下午1点钟至3点钟; 申时——下午3点钟至5点钟; 酉时——下午5点钟至7点钟; 戌时——下午7点钟至晚9点钟; 亥时——晚9点钟至11点钟。

中国古代十二时辰点计的

3,子时和午时分别是什么时间

23时至01时;11时至13时子时是指23:00到01:00之前,就是从前一天的23:00起至当天的凌晨01:00之前。午时是指11:00到13:00之前,就是从中午11:00起至13:00之前。古人认为,子时为阴极阳生之时,午时是阴阳转换之时最适合休息。子时又名午夜、子夜、夜半、夜分、宵分、未旦、未央等别称。即23时至1时,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中国的十二时辰以子时为首,以23时起至夜1时为子时。晚24点以前为前一日,晚24点以后为次日。午时即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是从上午11时至下午1时,而正午十二时又有平午、平昼、亭午等别称。古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于时间有着详细的规划。他们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将时间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时辰与24小时对应关系如下:子时:23:00-01:00之前;丑时:01:00-03:00之前;寅时:03:00-05:00之前;卯时:05:00-07:00之前;辰时07:00-09:00之前;巳时:09:00-11:00之前;午时:11:00-13:00之前;未时:13:00-15:00之前;申时:15:00-17:00之前;酉时:17:00-19:00之前;戌时:19:00-21:00之前;亥时:21:00-23:00之前。

子时和午时分别是什么时间

4,子时 丑时 辰时 分别是几点到几点

1.子时:23时至1时2.丑时:上午1时至上午3时3.辰时:上午7时至上午9时相关介绍: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扩展资料相关背景: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十二时辰相当于24小时,每个时辰等于2小时。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十二时辰
子时二十三点到一点丑时一点到三点辰时七点到九点
子时 二十三点到一点 丑时 一点到三点 寅时 三点到五点 卯时 五点到七点 辰时 七点到九点 巳时 九点到十一点 午时 十一点到十三点 未时 十三点到十五点 申时 十五点到十七点 酉时 十七点到十九点 戌时 十九点到二十一点 亥时 二十一点到二十三点
子时晚上11点到第二天的1点,丑时凌晨1点到三点,辰时早上7点到九点
子时:23点--1点 丑时: 1点--3点 寅时: 3点--5点 辰时: 7点--9点 酉时: 17点--19点

5,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时间表是怎样的

子时:23时至01时、丑时:01时至03时、寅时:03时至05时、卯时:05时至07时:辰时07时至09时、巳时:09 时至11时、午时:11时至13时、未时:13时至15时、申时:15时至17时、酉时:17时至19时、戌时:19时至21时、亥时:21时至23时。十二地支与生肖,十二地支也叫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中国古代拿它和天干相配,用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旧式记时法也用地支表示次序,如子时、丑时等。代表的时间:【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干支历法就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配合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成六十甲子,用来循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每种动物用一个地支表示。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生肖其实就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

6,谁知道一天几个时辰都什么

古代十二时辰,时辰,时辰对照表,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12时辰,时辰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共有12个,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为2个小时,现在的小时就是相对于时辰而言的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
有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时
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2个小时! 【子时】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时间09时至11时   【午时】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时间21时至23时
你是学8字的吗? 10天干,12地支,12地支又有人员,所谓天地人 比如寅时(3-5)点,寅中循藏:甲丙戊

文章TAG:十二时辰时间表  十二时辰对应的时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