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应答(中国文化是怎么算出五千年的。稍微懂一点易经基础的朋友都知道天干五行的根源来于河图,而十二地支五行的根源来于洛书,河图与洛书是古人观测天体运行到不同位置时绘制的星体平面图,也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其中蕴含了深奥的宇宙星象之理,它是中华文化以及阴阳五行术数的源头。
1、中国文化是怎么算出五千年的?
谢邀应答(中国文化是怎么算出五千年的?)我认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在漫长的中国历史文化进程中,有历史记载依据的文化,是有文字记载记录开始的文化为依据的历史年轮!其实中国文字就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起源!有了中国文字文化,便就能记录下了中国文化的踪迹!据《史记》及《现代汉语词典》附录记裁是从《五帝》开始算起朝代至今的中国文化!也就是说是从《五帝》时期的中国文化传承发展至今的中国文化,约历经五千年的中国文化。
2、一年365天是怎么定出来的?最早谁提出来的呢?
古人测算一年有几天,这个其实很简单,就是找一个固定的日子,测量日影就好,西方人是观测春分点,中国人习惯观测冬至点,就是到冬至那天,太阳在正午时分的影子最短,这就说明一年又轮回了。古人就是靠这些设备,然后每天记录太阳影子的变化,来测算一年长度的,就是下面这样的表格。当然这些数据是要用数学来演算才能得出结论,我们常说的那个南朝大数学家祖冲之就是这方面的高手,
他会以日影最短的那天为界,选取前后23天的日影长度,计算求取中间值,当成是冬至日,还会用每天太阳影子的长度计算出冬至时刻。后来到了宋朝,周琮改进了祖冲之的办法,用立冬和立春两天的影子来测算,提高了准确度,但是原理还是祖冲之留下来的,如果能连续准确求取两次的冬至日的具体时间,然后除以年数,就可以一年的长度,冬至日的记录越多,基数越大,算下来的一年长度也就越准确。
3、第一个甲子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要想知道第一个甲子是根据什么确定的,首先我们就要知道《河图》和《洛书》以及历史上最早的甲子年是哪一年,现在距离我们最近的甲子年是1984年,到2044年就是下一个甲子年了,根据文献记载,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甲子年就是轩辕黄帝登基之年即公元前2698年,而稍微懂一点易经基础的朋友都知道天干五行的根源来于河图,而十二地支五行的根源来于洛书,河图与洛书是古人观测天体运行到不同位置时绘制的星体平面图,也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其中蕴含了深奥的宇宙星象之理,它是中华文化以及阴阳五行术数的源头。
《河图》说的是数字与五行的阴阳,图中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又有1、2、3、4、5五个生数和6、7、8、9、0五个成数,其中又画有很多白点和黑点,白点为阳,黑点为阴,北方有一个白点,六个黑点,为天一生壬水、地六癸水成之;南方有二个黑点,七个白点,为地二生丁火、天七丙火成之;东方有三个白点,八个黑点,为天三生甲木,地八乙木成之;西方有四个黑点,九个白点,为地四生辛金,天九庚金成之;中间有五个白点,十个黑点,为天五生戊土,地十己土成之,由此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以及相配的五行金、木、水、火、土阴阳属性就诞生了,也就是甲为阳木,乙为阴木,丙为阳火,丁为阴火,戊为阳土,己为阴土,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洛书由河图演化转变而来的,有八个方位,在已有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这四个方位,在洛书的图上,将河图中的2、7和4、9调换一下,然后整体图案旋转一定角度,就变成了洛书,它与地支相配的图式是通过八卦进行的,单数一为坎卦配地支子,单数九为离卦配地支午,单数三为震卦配地支卯,单数七为兑卦配地支酉,双数八为艮卦配地支丑寅,双数四为巽卦配地支辰巳,双数二为坤卦配地支未申,双数六为乾卦配地支戌亥,这样十二地支就出来了。
文章TAG:甲申年是怎么算出的 算出 甲申年 五千年 文化 甲申年是怎么算出的 中国文化是怎么算出五千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