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状头饰是什么意思,单词的tiara和crown有什么区别吗
来源:整理 编辑:运气王 2024-03-28 07:59:16
本文目录一览
1,单词的tiara和crown有什么区别吗

2,元代画家王冕的冕是什么意思
冕,古代汉族冠饰之一。为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礼帽。后代专指帝王的礼帽。
3,Tiara的含义
1、古波斯男人的头巾; 古波斯王的王冕
2、罗马教皇的三重冕(象征现世、灵界、地狱三者); 罗马教皇的教权
3、女式冕状头饰(上饰有金、宝石或花)
4,冕是什么意思
形声字。从冒声,从免,免亦声。“免”意为“拖拉”。“冒”与“免”联合起来表示“拉住帽子(以防被风吹走)”。本义:用带子系于下巴的古代礼帽。
5,古代官员上朝头上戴的头饰是什么
冕。 这种叫做冕的帽子不光皇帝可以带,诸侯王也可以,但是珠串的数量要少,皇帝11串,这是从秦朝才有皇帝,皇帝戴的冕,上面的珠帘,就叫做“天子冕旒”,也叫做“天子玉藻”。
6,古代头饰知识
钗---.妇女的一种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金~。玉~。裙~(旧指妇女。亦称“钗裙”) 簪---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首饰,古代亦用以把帽子别在头发上:~子。金~。玉~。~缨(做官者显贵之称) 步摇--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其制作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其上缀以珠玉。六朝而下,花 式愈繁,或伏成鸟兽花枝等,晶莹辉耀。步摇为我国传统汉民族首饰,西汉时在西域地区有其雏形进而吸收创新而来,步摇以金银玉石等质地,宋明以来一直流传的头饰。其形制与质地都是等级与身份的象徵。汉代以后,步摇才逐渐被民间百姓所见,才有机会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在贵族妇女中,还实行过一阵加於冠上的步摇冠。戴在头上较之步摇更富有富贵豪华之感。一、准备材料与工具:发梳、米珠、水滴珠、捷克钻、铃铛、粉色水晶、磨砂花瓣、金色铜丝、钢丝钳、平口钳、卷钳子、丙烯颜料、画笔、胶水。二、制作流程:1、将三个心形零件如图所示放置,用铜丝将心形零件与发梳固定连接,可以适当摸上e006胶水加以固定。 2、用连接环将铃铛悬挂在心形零件上,共挂九个铃铛,象征天长地久。 3、用仿古色9针将珠子穿上,将珠子悬挂在心形零件上,位置与铃铛保持一致。 4、将粉色水晶用仿古色圆头针与水滴型珠子的9针连接。 5、将宝蓝色和紫红色的捷克钻点缀在靠近发梳的心形零件上。 6、用铜丝缠绕花瓣,一瓣一瓣的缠绕,最终做出一朵五瓣梅花。 7、用金色铜丝将红色的米珠用拧绳子的方式固定在花瓣上。 8、用红色和白色丙烯颜料,调和成粉色,用笔从内向外上色,最后用深红色在花瓣的外圈画一圈,花蕊处也可以点一些颜色,这样花朵的层次感就出来了。 课外小知识:古风头饰的分类:笄: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簪:由笄开发而来,是古人用来挽定发簪或冠的长针,可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钗: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用来挽住头发,也可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华胜:即花胜。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状插于鬓上或缀于额前。步摇:古代妇女附在簪钗上的一种首饰。钿花:用金、银、玉、贝等做成的花朵状装饰品。凤冠:是最为华贵精美的古代女子头饰,以龙凤为主。 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7,清代皇帝的冕上的牌子是什么意思
皇帝冠帽 (1)皇帝冬朝冠:冠体为圆顶呈斜坡状,冠周围有一道上仰的檐边。冬用薰貂制作,十一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用黑狐毛皮制作,冠体上缀朱纬,长出冠檐,顶上加金缕丝镂空金云龙嵌东珠宝顶,宝顶分为三层,底层为底座,有正龙四条,间饰东珠四颗,第二、三层各有升龙四条,各饰东珠四颗;每层间各贯东珠一颗;共饰东珠十五颗。顶部再嵌大东珠一颗,梁二,在顶左右,檐下两旁垂带交于项下。 (2)皇帝夏朝冠:冠形作圆锥形,下檐外敞呈双层喇叭状。用玉草(玉草产于东北,满族叫德勒苏草,进关以后,视此草为发祥之物)或藤丝、竹丝做成,外裱以罗,在两层喇叭口上镶石青色织金边饰;以红纱或红织金为里,外层缀朱纬,内层安帽圈,圈上缀带。冠前缀金累丝镂空金佛,金佛周围饰东珠十五颗,冠后缀金累丝镂空舍林(金龙状饰物),有东珠七颗。冠顶部再加金累丝镂空云龙,嵌大东珠宝顶,宝顶形式与冬朝冠相同。 (3)皇帝吉服冠:冠形似朝冠,冬用海龙、薰貂、紫貂,上缀朱纬,冠顶满花金座,上衔大珍珠一颗。满花金座有的是镶嵌宝石的。夏吉服冠也用玉草或藤丝、竹丝编织,红纱绸裱里,石青织金缎或织金绸、纱缘边。上缀朱纬,顶满花金座上嵌大珍珠一颗。 (4)皇帝常服冠:冬为有折檐的圆形帽,满缀红缨、红绒结顶。用皮或青绒制作。夏常服冠形同夏朝服冠,以玉草或藤、竹丝编织,红纱、绸里,石青织金缘边。上缀朱纬、红绒结顶。 (5)皇帝行服冠:冬行服冠形如冬常服冠,用黑狐、黑羔皮或青绒为之,满缀红缨、红绒结顶。夏行服冠形同夏常服冠。 (6)皇帝雨冠:冬季冠形为高顶式,前有深檐。夏季为平顶式,前檐展敞。按不同季节表用明黄色毡、油绸或羽缎制作,月白缎里。 (7)翎子:翎子分花翎、蓝翎、染蓝翎,花翎为贵,花翎即孔雀翎,又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三眼最贵。花翎原有例戴、赐戴之分。例戴如宗室贝子戴三眼花翎,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戴双眼花翎。镇国将军、辅国将军,戴单眼花翎。品宦例戴花翎的有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直省将军内大臣、各城参赞办事领队大臣、散秩大臣、武备院卿、上驷院卿、头、二、三、四等侍卫及前锋营、火器营、护军营、銮仪卫等满员五品以上、统领、参领、前锋侍卫、诸王府长史、散骑郎、二等护卫均戴单眼花翎,翎根缀蓝翎,插入用翠玉、白玉、碧玉、碧玺、珐琅、瓷等质材制成的翎管内,缀于冠后。双眼和三眼翎,就是拿两个和三个孔雀尾羽后梢的彩色翎斑垂直排列,连接而成。蓝翎是用鹖羽制成,蓝色无翎斑,故名蓝翎。染蓝翎是用靛蓝染天鹅毛而成。在明代都督江彬等就已在白红笠上植染蓝翎为饰,贵者三英、初者二英、最次者一英,已于前述。清代花翎以三翎为贵,但康熙时,因某皇子想戴花翎,康熙帝曾特赐五眼花翎;后福文襄公立大功,曾获四眼花翎,属于特例。皇室子弟年十二能赐射箭者,也给花翎,但无冠顶,名“空花翎”。清末汉人中李鸿章曾获戴三眼花翎,赐云龙补服。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获赏戴双眼花翎。当时汉人获封爵赐戴花翎及文臣兼提督巡抚衔者都得赏赐,这在清前期是很少有的。即宗室亲郡王为大臣者,也必奉旨恩赏才能戴花翎,如未奉旨擅自戴用者,要交宗人府议处。 鸦片战争以后,清廷衰微,财政枯竭,当时有广东洋商伍崇曜、潘仕成捐输十数万金,无可嘉奖,始蒙戴花翎,传为恩荣。此后捐翎之风盛行,咸丰九年规定,捐翎改为实银,不准折扣,花翎价七千两。花翎从此由荣誉象征几乎变成商品交换了。皇帝冠帽 (1)皇帝冬朝冠:冠体为圆顶呈斜坡状,冠周围有一道上仰的檐边。冬用薰貂制作,十一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用黑狐毛皮制作,冠体上缀朱纬,长出冠檐,顶上加金缕丝镂空金云龙嵌东珠宝顶,宝顶分为三层,底层为底座,有正龙四条,间饰东珠四颗,第二、三层各有升龙四条,各饰东珠四颗;每层间各贯东珠一颗;共饰东珠十五颗。顶部再嵌大东珠一颗,梁二,在顶左右,檐下两旁垂带交于项下。 (2)皇帝夏朝冠:冠形作圆锥形,下檐外敞呈双层喇叭状。用玉草(玉草产于东北,满族叫德勒苏草,进关以后,视此草为发祥之物)或藤丝、竹丝做成,外裱以罗,在两层喇叭口上镶石青色织金边饰;以红纱或红织金为里,外层缀朱纬,内层安帽圈,圈上缀带。冠前缀金累丝镂空金佛,金佛周围饰东珠十五颗,冠后缀金累丝镂空舍林(金龙状饰物),有东珠七颗。冠顶部再加金累丝镂空云龙,嵌大东珠宝顶,宝顶形式与冬朝冠相同。 (3)皇帝吉服冠:冠形似朝冠,冬用海龙、薰貂、紫貂,上缀朱纬,冠顶满花金座,上衔大珍珠一颗。满花金座有的是镶嵌宝石的。夏吉服冠也用玉草或藤丝、竹丝编织,红纱绸裱里,石青织金缎或织金绸、纱缘边。上缀朱纬,顶满花金座上嵌大珍珠一颗。 (4)皇帝常服冠:冬为有折檐的圆形帽,满缀红缨、红绒结顶。用皮或青绒制作。夏常服冠形同夏朝服冠,以玉草或藤、竹丝编织,红纱、绸里,石青织金缘边。上缀朱纬、红绒结顶。 (5)皇帝行服冠:冬行服冠形如冬常服冠,用黑狐、黑羔皮或青绒为之,满缀红缨、红绒结顶。夏行服冠形同夏常服冠。 (6)皇帝雨冠:冬季冠形为高顶式,前有深檐。夏季为平顶式,前檐展敞。按不同季节表用明黄色毡、油绸或羽缎制作,月白缎里。 (7)翎子:翎子分花翎、蓝翎、染蓝翎,花翎为贵,花翎即孔雀翎,又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三眼最贵。花翎原有例戴、赐戴之分。例戴如宗室贝子戴三眼花翎,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戴双眼花翎。镇国将军、辅国将军,戴单眼花翎。品宦例戴花翎的有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直省将军内大臣、各城参赞办事领队大臣、散秩大臣、武备院卿、上驷院卿、头、二、三、四等侍卫及前锋营、火器营、护军营、銮仪卫等满员五品以上、统领、参领、前锋侍卫、诸王府长史、散骑郎、二等护卫均戴单眼花翎,翎根缀蓝翎,插入用翠玉、白玉、碧玉、碧玺、珐琅、瓷等质材制成的翎管内,缀于冠后。双眼和三眼翎,就是拿两个和三个孔雀尾羽后梢的彩色翎斑垂直排列,连接而成。蓝翎是用鹖羽制成,蓝色无翎斑,故名蓝翎。染蓝翎是用靛蓝染天鹅毛而成。在明代都督江彬等就已在白红笠上植染蓝翎为饰,贵者三英、初者二英、最次者一英,已于前述。清代花翎以三翎为贵,但康熙时,因某皇子想戴花翎,康熙帝曾特赐五眼花翎;后福文襄公立大功,曾获四眼花翎,属于特例。皇室子弟年十二能赐射箭者,也给花翎,但无冠顶,名“空花翎”。清末汉人中李鸿章曾获戴三眼花翎,赐云龙补服。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获赏戴双眼花翎。当时汉人获封爵赐戴花翎及文臣兼提督巡抚衔者都得赏赐,这在清前期是很少有的。即宗室亲郡王为大臣者,也必奉旨恩赏才能戴花翎,如未奉旨擅自戴用者,要交宗人府议处。 鸦片战争以后,清廷衰微,财政枯竭,当时有广东洋商伍崇曜、潘仕成捐输十数万金,无可嘉奖,始蒙戴花翎,传为恩荣。此后捐翎之风盛行,咸丰九年规定,捐翎改为实银,不准折扣,花翎价七千两。花翎从此由荣誉象征几乎变成商品交换了。
文章TAG:
冕状头饰是什么意思状头 头饰 是什么
大家都在看
-
过年怎么拒绝收红包,过年时有什么办法拒绝要红包
2022-07-01
-
李姓有多少年历史,李姓历史名人有哪些
2022-09-20
-
祖先堂怎么供奉,如何供奉家谱
2022-07-01
-
应该怎么称呼前领导,碰到以前公司的领导怎么称呼
2022-07-03
-
请祖宗有什么讲究,讲究叩四不叩三
2022-04-28
-
为什么总梦见过去的事,人为什么会梦到很久以前的事
2022-08-02
-
十二生肖哪个吃蜂蜜,什么动物爱吃蜂蜜
2022-09-16
-
农历初一有什么忌讳,牢记5个传统忌讳
2022-04-30
-
为什么有人不能进寺庙,进寺庙有哪些忌讳
2022-10-02
-
为什么说寡妇不吉利,为什么说寡妇比光棍有钱
2022-09-24
-
怎么拜干爹,古代人怎么拜干爹
2022-06-17
-
如何看鸡年龄,应该如何辨别母鸡的年龄
2022-09-16
-
怎么含蓄表达我想你了,怎么含蓄表达我想你
2022-06-14
-
公历与农历哪个准确,农历和公历哪个更准
2022-09-14
-
桃树栽在房子哪里好,桃树栽在哪里好
2022-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