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十五有什么讲,是农历二十五什么意思
来源:整理 编辑:运气王 2024-02-28 03:25:45
本文目录一览
1,是农历二十五什么意思

2,农历正日二十五节日
正月二十五,俗称填仓节,是仓王爷的生日。这是汉族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填仓节”因“填”与“天”谐音亦称为“天仓节”,民间有老天仓与小天仓之分。农历正月二十为小天仓,正月二十五为老天仓,是民间的传统节日。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仅供参考。
3,农历7月25古文怎么讲
七月廿五阴历用的是月历,根据月亮潮汐的变化规律而制定的。十以内的日子用“初”,如初一、初十;十到二十之间的日子用“十”,如“十五”、“二十”;二十以上的日子用“廿”,廿就是二十的意思;三十还是用”三十“。古代表示二十的字是“廿”,表示三十的字是“卅”,表示四十的字是“卌”。您年轻时做事很难成功,就算花了很大的精力,眼看就要成功的事业也会因运气太差而败北,一生的时间就象流水一样逝去,做了很多事来也不见值得夸耀的成功,但上天也不会总是亏待您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您中晚年时事业会突飞猛进,狠赚不赔!
4,关于腊月二十五
腊月二十五是中国农历的十二月(又称腊月)二十五的俗称;春节传统习俗之一。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1]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腊尽春回,人们度过了漫长的冬天,即将进入到新的一年。按照中国民间的习俗,春节是“一元复始”的标志,人们对于过年都倍感亲切,同时也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地方年俗特点;还有“二十五糊窗户”的说法,即腊月二十四扫完尘,二十五就该糊窗户了。随着社会发展现在多数人家已失去糊窗户的传统,但贴窗花、贴福字、挂对联是必不可少的程序。总之人们祈福旺来年的心愿是一样的
民族风俗传统 随着春节的临近人们开始作购置年货等春节前的准备;这天因各地民族和风俗传统不同,所以各自的庆祝活动和饮食习惯也不尽相同,像民间接玉皇、照田蚕、千灯节、赶乱岁等传统活动。[1] 接玉皇
旧俗认为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后,玉皇大帝于腊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
《玉皇大帝版画》图2
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人们在这一天里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1] 照田蚕
在江南一带的民间,也把腊月二十五这一天称为“烧田蚕”、“照田蚕”、“烧田财”,人们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但也有些地方,在年三十才举行这一活动。[1]
腊月二十五“照田蚕”图3赶乱岁
民间旧俗认为腊月二十三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1] 千灯节
腊月二十五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5,农历25有什么习俗
打仓 系囤 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五早晨,农民在院内用草木灰画圈,内撒五谷,祈祷粮食满仓,谓之“打仓”。马伸桥、出头岭、别山、下营一带称“填仓”。这天各村挑选12个小女孩(代表十二个月)坐在炕上,围成圆圈,解下腿带放在一起,然后蒙住眼睛,系带成圈,谓之“系囤”,祈祷粮食丰收。这一习俗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废除。
农历正月二十五,又称"天仓节"。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载道:“正月二十五,人家市羊彘肉,客至苦留,必竟而去,名曰填仓。”“填仓”意即填满谷仓。相传北方曾连续大旱三年,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可是,皇帝不顾人民死活,照样强征皇粮,以致连年饥荒,饿殍遍野,尤其在年关,穷人走投无路。这样,给皇帝看粮的仓官毅然打开皇仓,救济灾民,并在正月二十五这天放火烧仓自焚。后人为了纪念这名仓官,每年这天清晨,就用草木灰撒成圆圆的囤形的粮仓,有的还镶上花边、吉庆字样,并在囤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丰登,来表达人们填满仓谷救仓官的深情厚意。现在这些习俗已经消失,但填仓佳话却世世代代流传下来,提醒人们从这天起清仓扫囤,晾晒种子,整修农具,准备春耕。
农历正月二十五日为填仓。是日,粮商米贩,致祭仓神。农民用柴灰洒圆圈于地,内放各种作物种籽,用瓦盖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满仓。也有正月二十为小填仓的习俗。
===============
山西境内旧有民谣:“过了年,二十二,填仓米面作灯盏。拿箕帚,扫东墙,拾到昆虫验丰年。”讲的是填仓的民俗。
填仓节在宋时已有记载,《东京梦华录》“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飨竞日。客至苦留,必尽而去。名曰填仓。”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记胜》填仓条载,每年正月二十五日,全家加菜盛餐;有客来,必苦留,使之醉饱而去。俗称填仓,取预祝填满谷仓的吉兆。
填仓节分为小填仓、大填仓两个节日。小填仓为正月二十日,大填仓为正月二十五日。不少地方,如今不分大小,在正月二十三日一并过填仓节。
填仓节,民俗要在院内或场面打灰窖。用簸箕盛草木灰,用棍棒均匀敲打,在地上撒出三环套或五环套圆圈,意为粮仓或者粮囤。讲究的人家还要在灰窖旁边撒画出耙子、扫帚、甚至扇车等图案。小填仓日的灰窖,象征夏粮丰收,要在圆圈中心放置少许夏粮;大填仓日的灰窖,象征秋粮丰收,圆圈内则放秋粮。然后用砖石将粮食盖住,称为压仓。再将鞭炮点燃,在圈内爆响,取意粮食爆满粮仓。
填仓节,民间有许多填仓活动,皆与饮食习惯紧密相连。晋北地区习惯蒸莜面窝,取其形如粮囤。用荞面作丸,置莜面窝中空处,是谓填仓。晋东南地区用黍米面作团,置于粮仓。晋中地区又是用谷面作团填仓。吕梁地区喜吃糕。文水县将粮仓内灯熏的墙土取一些谓之填仓。晋南地区要用稀面摊极薄饼,中裹以菜肴,卷而食之。如果民家娶有新媳妇,新媳妇要亲手将煎饼置放粮仓。
填仓节,民俗讲究喜进厌出。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门口放些煤炭以镇宅。旧俗农民卖粮,忌在此日。粮店收购粮食却喜欢在此日。是日,粮店要摆酒设宴,对前来卖粮者热情款待。一些被生活所迫的农民,也就只好在此日卖粮了,反正能赚顿好饭。至今,一些上年纪的城市居民,仍习惯在填仓日购米买面。
填仓节,全省大部分地区晚间点灯以祀仓神。凡是与饮食有关的地方均要置灯。俗称“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吕梁地区最为典型。按照家庭人口数,各人属相,用面捏成相应的本命灯。然后再捏上两条狗、一只鸡、一条鱼,以及人口盘子、仓官老爷,酒盅、酒壶、银钱、元宝、驮炭毛驴等等。夜晚,再将这些面灯注油点燃。本命灯置家中炕上,狗置大门口,鸡放院中,鱼浮水缸、驴站畜圈,仓官老爷挂在天窗,其余均在家中。置放面灯时,口中还要高呼相应的吉利发财语言,如“仓官老爷送粮来”!“鸡娃鸡娃多下蛋”等等。
填仓节晚上,晋北地区民间习惯打着灯笼,在院内各处找“填仓虫”(即各种复苏的小虫蚁),发现的越多,兆头越好。
填仓节,临汾地区的一些县、市,又传说为老鼠娶亲日。是日夜晚不点灯,称为鼠忌。
填仓节,临县等地在门首燔柴,表示对先亡之人的哀思。陵川等地要用各种饭菜在门外祭奠,俗名送祖先。晋南地区一些乡村,剪彩色纸片,贴于门上,剪彩色纸葫芦,贴于帽上。称此日为太上老君炼丹日,可以除百病,四季平安。
填仓日,洪洞县等地习惯请女婿吃煎饼。正月二十五从民俗上来说叫“填仓节”,是农民对一年中粮食大丰收的由衷祈求,也是粮商们祭拜仓神的日子。那一天,不管多穷的百姓家里都会想法填饱肚子,若是那一天百姓家里来了客人,也得想法让客人吃饱,以表示家里粮食多。
文章TAG:
农历二十五有什么讲农历 二十 二十五
大家都在看
-
过年怎么拒绝收红包,过年时有什么办法拒绝要红包
2022-07-01
-
李姓有多少年历史,李姓历史名人有哪些
2022-09-20
-
祖先堂怎么供奉,如何供奉家谱
2022-07-01
-
应该怎么称呼前领导,碰到以前公司的领导怎么称呼
2022-07-03
-
请祖宗有什么讲究,讲究叩四不叩三
2022-04-28
-
为什么总梦见过去的事,人为什么会梦到很久以前的事
2022-08-02
-
十二生肖哪个吃蜂蜜,什么动物爱吃蜂蜜
2022-09-16
-
农历初一有什么忌讳,牢记5个传统忌讳
2022-04-30
-
为什么有人不能进寺庙,进寺庙有哪些忌讳
2022-10-02
-
为什么说寡妇不吉利,为什么说寡妇比光棍有钱
2022-09-24
-
怎么拜干爹,古代人怎么拜干爹
2022-06-17
-
如何看鸡年龄,应该如何辨别母鸡的年龄
2022-09-16
-
怎么含蓄表达我想你了,怎么含蓄表达我想你
2022-06-14
-
公历与农历哪个准确,农历和公历哪个更准
2022-09-14
-
桃树栽在房子哪里好,桃树栽在哪里好
2022-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