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哪个节气后开始数九

冬至过后开始数九

哪个节气后开始数九

2,冬至几天后数九

第3天
冬至当天开始数九

冬至几天后数九

3,冬至过后数九是多少天

从冬至之日起,中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天文专家介绍说,“九九”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杂节气。它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进入“数九”,俗称“交九”,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那时就春暖花开了。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汉族劳动人民,御寒保暖条件较后代简陋缺乏,寒冬也被视为威胁与惩罚而对天寒地冻生恐惧感,直接影响人民情绪,甚至会觉得冬季莫名奇妙漫长。当时汉族人民为挨过漫长冬季,遂发明以“数九”方法消遣,以打发时间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而当时围着家眷数九亦被视为逍遥境界。
是。

冬至过后数九是多少天

4,冬至后是逄壬数九还是逢庚数九

冬至后是逢壬数九。我国一直都有“冬至逢壬数九,夏至三庚入伏”的传统计算方法。这是长期实施的干支记年法为背景条件下,从事物质生产过程中,不断对自然界的观察、总结的经验积累,也是人们在综合掌握24节气中对全年的最冷和最热时段高度的规律性总结,冬至逢壬数九和夏至三庚入伏恰到好处地总结反映出一年中处在最冷和最热两个阶段——即冬至和夏至这两个节令作为节点的关系。根据天干纪日法,冬至逢壬数九是指每年冬至以后第一个壬日开始就是一九的第一天,并不是从冬至当天或次日开始算起的。
冬至逢庚数九是和夏至弄混了。从冬至之日起,中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天文专家介绍说,“九九”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杂节气。它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进入“数九”,俗称“交九”,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那时就春暖花开了。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起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起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起始日,并规定初伏和末伏各为10天。根据这个规则,有的年份中伏是10天,有的年份中伏是20天。
2016-2017数九从什么时候开始  每年的冬至节这天,就开始进入“数九”,2016年12月21日 (农历 十一月廿三) 这一天就是冬至,所以,2016-2017数九从12月21日开始。  从冬至之日起,中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 天文专家介绍说,“九九”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杂节气。它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进入“数九”,俗称“交九”,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那时就春暖花开了。

5,什么时候开始数九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数九”的是从冬至后第一个壬日算起,故,“九”在每个年份中具体日期是不固定的,须视冬至后第一个壬日在哪一天而定。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一般“三九”时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当数到九个“九天”(九九八十一天),便春深日暖、万物生机盎然,是春耕的时候了。数九方法在我国民间口口相传,有历史,乏记载,至于起源何时,没有确切的资料。在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为“至阳”之数,又是至大之数,“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日益消减,累至九次已到了头,意味着寒去暖来,“春已深矣”了。数九,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习俗之一。数九,即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冬至后逢第一个壬日开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故,“九”在每个年份中具体日期是不固定的,须视冬至后第一个壬日在哪一天而定。所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中当最寒冷的时期便是"三九天"。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天气暖和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与冬至逢壬日“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春深日暖”相对应的只有中国部分地区,并非全国各地都如此。在冬至时期,白天最短,太阳直射角度与地面夹角最小,单位面积的地面受到的日照强度最小,因此地面每天得到的太阳热量最少,地面日热量收支逆差尚未达到最大值。而冬至以后,虽然白天日趋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却很缓慢,从冬至到“三九”这一时期,平均每天只增长约一分钟,同时,太阳直射角度与地面夹角增加也很缓慢。地面日热量收支仍处在逆差状况,所以继续失去热量,地温继续下降。地面总热量收支逆差在“三九”时节才达到最大值。由于空气的温度主要受地温影响,这就导致了“三九”时节气温最低(并非全国如此,年年如此,具体因地域、因年岁而异)。另外,“三九”前后,西伯利亚地区的冷气团也发展到极为强盛的阶段,强冷空气的频频入侵也是造成气温低的原因之一。冬季最寒冷的一段时间一般是出现在冬至之后。立冬后,表示进入了冬季,并不是进入冬季就意味着开始寒冷,因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还不很冷。在民间有“十月小阳春”一说,“十月小阳春”即是指在孟冬期间出现的风和日丽、温暖舒适“小阳春”天气,所以,实际上初冬(孟冬)这时期一般不会很冷,但随着时间推移,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逐渐下降。在冬天季节,所谓“冷在三九”,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严寒是在冬至之后,尤其是“三九天”、“四九天”。冬至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以冬至逢壬日为起点推算“九九”八十一天,即是在公历3月下旬(春分前后)便“九尽桃花开”、“春深日暖”。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并非全国各地都如此。

文章TAG:冬至过后什么时候数九冬至  过后  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