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农历了还要用公历?
我们采用公历的直接原因是为了与全球化接轨。当然更有一种深层的原因,是太阳历更为直观,直接与太阳的运行挂钩,符合后来发现的“万物生长靠太阳”的科学原理。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是阴阳合历的一种,有很多民族有这种类型的历法。公历是一种太阳历。从我们对它们的类型划分,就可以看出来,农历是继关注月亮(每个月的天数,也就是月份的划分是按照月亮来的),又关注太阳(表现在24节气和闰月的制定)。
毕竟对于古人来说,抬头看见月亮就可以知道今天是几号,这一点是挺重要的。当然使用纯阴历、阴阳合历,比如农历的人们也知道太阳的重要性。只不过由于习惯把阴历的成分历史的继承下来了。传统习惯是非常强大的,很难进行调整。比如说,在宋代的时候,沈括曾经提出使用太阳历更为方便。把一年分成12个月,按照节气来划分,变成一个月的开始和结束。
这个见解其实是相当科学的,但是在当时被认为是大逆不道,根本不可能得到实行。太阳历则是把月份和日期直接反映太阳的运行。万物生长靠太阳作为科学结论,这一点实际上是后来到了18、19世纪才被证明出来的。太阳历的好处是非常的直观,对于春分秋分冬至夏至这样重大的天文节令在日期上就直接反应出来了。现代公历,每个月的日期是非常固定的方便记忆。
相对来说阴历阴阳合历每个月的日期都必须进行复杂的计算之后才能够提前知道,而且必须每年都要发行新的历书,不但技术上非常复杂,对于古人来说就是准确性并不是那么高,而且成本也是相当高的。所以从方便简单适用性来说,使用太阳历其实要比中国传统的阴农历要更好一些。实际上这也是沈括为什么要提出要对立法进行重大变革的原因。
在古代,阴历的作用是什么?
谢谢您的邀请?现在年轻一辈只知公历,但年长的一点的人都在用阴历。古代阴历的作用:主要是运用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作物的收种管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二十四节气就是我国古代人民概括总结出的一套天文气象历法。用心的友友用心读一读下面的诗,一定有收获!二十四节气七言诗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人们所说做“公历”和“农历”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由来?
一,公历: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是阳历的一种。一年365天,分为十二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为大月,每月31天,四、六、九、十一为小月,每月30天,二月是28天。但因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5.24219天(太阳年),所以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闰年在二月末加1天,全年是366天。闰年的计算法是:公元年数用4除得尽的是闰年(如1960年),用100除得尽的是平年(如1900年),用100除得尽用400也除得尽的又是闰年(如2000年)。
公历纪元:是从传说的耶稣生年算起。也叫格里历,因为格里历精确度很高,所以被世界多数国家采用,通称公历。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公元纪年法,即公历。二,农历:我国的一种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都叫阴历。平年十二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
当今历法,24节气随着阳历走,那农历还有多大的意义呢?
我国自古以来就使用农历。有许多人对历法没有很好了解,而生错觉了。以为现行的公历就是外国,农历就是我国的,农历就是阴历,这样的理解认识是有不周有错误的。公历不全是外国的,农历不仅仅指阴历。我国习惯使用的农历是阴阳合历。凡历法都是围绕太阳月亮而做的,阳历以太阳为主,阴历以月亮为主。公历是阳历之一种。我们使用的农历中的阳历,主要反映在二十四节气上,这与公历中的阳历是有所不同的。
把农历仅作阴历看,是有认知上的错误的。阴历又叫太阴历,是以月相变化特点而制定的,反映的是月亮运行规律,月的朔望盈亏变化过程,因为形象,比较直观,容易掌握,故为人先用。但阴历是没有指导农业之功效的。以观察太阳运行而创的阳历就有指导农业的功效,因为太阳的运行而生四季变化,形成冷热寒暑温度的不同。我国的先人就依据太阳运行规律而创造二十四节气以记之,用此来指农业生产。
文章TAG:农历 八卦 用处 中国农历有什么用处 从中国农历到八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