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的长孙王宗急着当皇帝,密谋夺权,不料事情暴露,王宗就自杀了。但是造反是大事,人死了也要罚,怎么个罚法呢?王莽下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制作就是法令,王宗原来叫王会宗,按照法令不能再叫两个字的名,于是改为王宗,现在犯了罪,恢复原来的名,即会宗。王莽何时颁布的“去二名”的政令呢?西汉元始二年春,汉平帝刘箕子下诏书说自己的名“箕子”不合古制,于是去二名,改单名为“衎”。
这件事的推动者就是王莽,当时刚刚出任大司马不久。不少学者认为“去二名”的制度由此诞生。《汉书·王莽传》记载:“匈奴单于,顺制作,去二名。”双名是违法的,并且将双名作为一种刑罚,后来王莽倒台了,但是“去二名”的政令一直都在,久而久之竟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因此东汉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几乎全是单名,如关羽、张飞、周瑜、鲁肃、诸葛亮、夏侯渊等等。
以上分析,解释了东汉之前由于礼教约束,单名比较流行,而东汉三国时期以为法令限制,单名特别流行的现象,那么为何三国时期人物的字都是两个字呢?按照礼制,通常人名只有一个字,而字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两个字,并无限制,春秋至两汉是这样,单字(一个字的字)的有:李耳字聃、屈平字原、项籍、陈胜字涉等等,是不是有点不习惯,平常我们都会说屈原、项羽等,以字相称表示尊敬,但是单字时往往会把姓带上,直接说原、羽等好像不太习惯,而重复较多。
为什么《三国演义》里的人物两个字名字的人那么多?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的著名小说,其影响力是非常深远的,作者罗贯中在书中刻画了许多鲜活生动的人物,至今仍为后人所熟知和喜爱。读者们在读《三国演义》时,可能会发现,书中几乎所有人物的名字都是两个字,那么,有没有名字是三个字的人呢?《三国演义》是立足于正史所编写的,所以其中的人物大多也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那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三国人物都是单字名呢?其实,这和著名的篡位之臣、两汉之间新朝的建立者王莽有关。
元寿二年(前1),汉哀帝去世,大权在握的王莽选定了年仅九岁的汉元帝之孙刘箕子继位,但王莽认为刘箕子的名字不妥,于是将之改为刘衎。王莽认为“秦以前复名盖寡,遂禁复名。”复名即双字名,而王莽认为秦朝以前用双字名的人很少,便索性禁止双字名了。在西汉时期,使用双字名的比秦朝之前多了不少,比较著名的有“封狼居胥”的名将霍去病、平定“七国之乱”的周亚夫以及缔造“昭宣中兴”的汉宣帝刘弗陵等等,经过王莽这么一禁止,不仅仅是当时,连东汉、魏晋时期都很少有双字名的人物了,直到东晋,才陆续出现王羲之、顾恺之,乃至南北朝时的陈庆之、祖冲之等双字名。
文章TAG:三国 人物 尘埃 一小 三国人物字是什么意思 历史的尘埃一一小论三国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