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垂钓多年的老钓手,凭实际经验感觉大部分鱼类对颜色不是特别敏感,它倒是对气味(嗅觉)特别敏感。当然,并不是说它们对颜色就没有任何的反应了。无论是大江、大海,是内河、小港,鱼儿的生活习性、吃食爱好,以至于发现食物,大都是凭借敏锐的嗅觉去觅食,对带有颜色的食物不怎么敏感。

鱼类对哪种颜色看不见?有何依据?

鱼类对哪种颜色看不见有何依据

鱼类在地球上已经出现超过4.5亿年了,它们是非常神奇的生物。它们适应了海洋、河流等不同的环境。在水里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水下的光线和陆地上可不一样。那么,鱼能够看见颜色吗?它们能够看见五彩斑斓的世界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唯一,因为我们没有测试过所有鱼类的视力。但是,我们的宠物金鱼是可以看见颜色的。

许多其他种类的鱼的神经系统看起来似乎也能产生颜色视觉,也就是说,它们的神经系统应该也能够看到颜色。这种能够看到颜色的能力就叫做颜色视觉。颜色是不同的光线产生的。比如,苹果看起来是红色的,因为红苹果能够吸收阳光中除了红光以外其他所有的光线,所以它们会反射出红光,在人眼看来它们就是红色的。想要看到颜色的话,眼睛后面的视网膜必须要有探测颜色的细胞。

这种细胞叫做视锥细胞。我们的眼睛里有3种不同的视锥细胞,它们分别能够感受红光、绿光和蓝光。金鱼的眼睛里有4种视锥细胞,它们分别能够感受红色、绿色、蓝色和紫外线。金鱼具有人类所没有的探测紫外线的视锥细胞哦,是不是很厉害!其他的一些鱼类也有各自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视锥细胞。但是,有视锥细胞并不意味着就能看到颜色。

大脑必须要能够处理来自这些细胞的信息,如果我们想要测试一条鱼有没有颜色视觉,可以做一个这样的简单实验。你可以在鱼缸的两边分别贴一张不同颜色的纸,比如灰色和红色,然后当鱼游到红色的这边时给鱼投喂食物。多试几次,鱼饿的时候就会游到红色纸这边,这说明它已经把红纸和食物联系在一起了。当鱼已经把红色那张纸和食物联系在一起以后,你就可以把灰色的纸换成别的颜色的,看看鱼是不是还是会游到红纸这边。

钓鱼人,赤橙黄绿青蓝紫,鱼儿究竟对哪种颜色更敏感?

鱼类对哪种颜色看不见有何依据

作为一个垂钓多年的老钓手,凭实际经验感觉大部分鱼类对颜色不是特别敏感,它倒是对气味(嗅觉)特别敏感。无论是大江、大海,还是内河、小港,鱼儿的生活习性、吃食爱好,以至于发现食物,大都是凭借敏锐的嗅觉去觅食,对带有颜色的食物不怎么敏感。比方说,大海里的大白鲨对血腥味就特别敏感,哪怕是味源隔它有数海里远,它也能闻到腥味—扑而来。

而鱼类的视觉由于水的缘故,使得其眼部长有一层保护膜,造成视觉对物体的反应模糊不清,敏锐度自然就降低了。那么人们为什么感觉我们使用的钓鱼饵料,大多都带有色彩呢?其实不然,之所以渔具店里的鱼饵带有红、黄、绿、青、白等不同颜色,是因为所制成的饵料本身的原材料所具备的颜色就是这样。如红虫粉,它是由红虫制作而成。

带腥味浓的饵料里掺杂着虾子、红虫、红蚯蚓等原材料,而它们本身的颜色就是红色,并不是因为红色能使鱼儿咬钩,鱼儿是冲着腥味而来的。当然,并不是说它们对颜色就没有任何的反应了。但这种反应是建立在对所好食物的习惯性条件反射上。如,草鱼喜欢吃清香饵料的食物,特别爱好清纯淡香略带点甜味的青草,我们知道,青草的颜色是绿色的,当它闻香而至时,看到青青的杂草和清香的味儿,便会张口吃食。

色与味的有机结合,使它认证了这是它的食物,便放心大胆的吃起来了。但在味觉与视觉的感应中,鱼类对味觉还是灵敏得多的,它能寻着气味找到食物,这就说明了鱼儿为什么能在浑浊的水中觅食成功了。不同的鱼种对不同的食物颜色,有不同的记忆和标记,有的喜欢青色,如草鱼;有的喜欢红色,如黄颡鱼,鲫鱼;而有的偏爱带有黄色的糠饼,如鲤鱼,鲫鱼,翘嘴等。


文章TAG:敏感  鲤鱼  鱼类  鱼类对什么颜色最敏感  鲤鱼对什么颜色最敏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