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则五行即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相生的含义是支持、合作、相容,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种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的作用,相传干支是中华始祖黄帝命大挠氏擦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之情,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以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

1、为什么是十天干,十二地支呢?

为什么是十天干,十二地支呢

我国的天干地支是什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天干传说是天的十个儿子,地支传说是地的十个闺女,天干配地支形成六十甲子,用来记年的,天干有五个阳五个阴,地支有六阳六阴,比如说阳天干甲丙戊庚壬,阴天干是乙丁己辛癸阳性地支子寅辰午火申戌,地支六阴丑卯巳未酉亥,十二地支用十二个动物,十二生肖代表,十二属性,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2、“天干”为什么是十位数呢?

“天干”为什么是十位数呢

中国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天干,是指天干地支中的十个天干。原始十天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简化后的天干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五行分为阴与阳,具体是: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性,乙丁己辛癸为阴性,天干寓意甲者,言万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万物生轧也,丙者,言万物阳道之著明也。丁者,言万物之丁壮也,戊者固也,言阴阳彰露,物已成也。己者止也,言万物阴阳杀将成也,庚者,言阴气庚万物也。

辛者,言万物之辛气方生也,壬之为任也,言阴阳任养于壬也。癸之为言揆也,言万物可揆度也,天干的文字来源于计数,人有十个手指。十数为一旬,三旬为一月,手数与天文联系起来。天干地支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历法,用来纪年月日时,在《易经》与中医体系中天干对应诸多相关信息,如地理方位,五脏六腑等万物类像。天干的十个符号按其自身的含义可以与五行的五个符号和五方进行匹配,

天干可以理解为一种自然的能量,代表的是纯能量。10个天干其实在天地的能量中,也有自己代表的属性,那么为何会如此划分呢?天干起源于早期农业。早期农业的果实与谷物等等都一样重要,古人将每类作物生产分五个阶段,合起来就是两个巴掌,又因为农业基于太阳,所以将一年十等分后,很自然的将这两巴掌十个阶段的农业生产对应到相接近的时间区间,形成天文角度的十天干。

3、五行干支是什么?是怎么来的?

五行干支是什么是怎么来的

谢题主之邀!首先肯定五行干支绝对、绝对绝不是、百分之百不是封建迷信!五行是古人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对宇宙间事物进行分类,从而确定事物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论,同阴阳学说一样同样具有朴素的唯物论与辩证思想,五行理论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元素构成的,这五种各具特性的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便形成了宇宙间万物生长与消亡的规律和原因。

五行蕴涵着阴阳关系,五行在生命体内的相互依存,表达了阴阳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五行之间的相互制约,表达了生命运动所具有的内部规定性;五行的运动和转化,表达了阴阳之间不断发生力量变化的消长关系;五行不能独立存在,同生同灭,表达了阴阳并行不悖的关系。总之,五行所描述的是不能分割的一体关系,而不是五种独立个体之间的关系,

五行的发展起源于西周末年,成形完善于战国晚期,最早在道家学说中出现,后来被应用于祖国(中)医学。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即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五行特性五行不只是简单的符号,而各具特性,即,金:柔、刚、延展、变革、肃杀;木:屈伸、生发向上、柔和、仁慈;水:滋润、向下、钻研、掩藏;火:发热温暖、向上、驱寒保温、锻炼;土:载物、生化藏纳、贡献厚重。


文章TAG:十天  干甲  十天干甲为什么是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