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传说里面有的说法是,女娲是伏羲的妻子,而有的则说是女娲和伏羲是兄妹,所以女娲又被看作人类的婚姻和繁衍之神。关于女娲,《山海经》也有为数不多的记载,关于女娲的故事,大概就这些,而伏羲的记载则纷乱而杂多,有故事性的典籍记载则要少很多,且记录的内容大多相同,都是有关于伏羲的身世的。
1、伏羲、女娲崩葬襄阳,古籍记载的传说遗迹有哪些?
关于女娲,《山海经》也有为数不多的记载。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说是在栗广之野上有十个神人,他们的名字叫做女娲之肠,传说他们是女娲的肠子变成的神,所以他们也像肠子一样横断在道路上居住,女娲最早的记载是屈原的《楚辞.天问》,屈原在《楚辞.天问》里这样问道,女娲有体,孰制匠之?这意思就是说女娲对着自己的身体造了人,那么她的身体又是怎么样来的呢?王逸对此注释说,传说中女娲是人头蛇身,一天之内能有70种变化。
这70种变化大约是指她为大地之母,创造了世界万物及人类,而根据《淮南子》记载说,在太古时期,大地荒废九州崩裂,天地倾覆,天不能完全把大地覆盖,地不能承载万物,铺天盖地的大火从天际升起,猛烈的火势长久不灭,浩瀚无垠的洪水无边无际永不消退,猛兽吞食人民,凶猛的鸟儿也攻击老弱病残。于是女娲熔炼了五色石用来补青天,折断的巨鳌的四肢,用来当作擎天柱,杀了翼洲的黑龙拯救人类,用累积的芦苇的灰烬来抵御洪水,就这样苍天得以修补,四柱得以擎天,洪水得以平息,凶猛的鸟兽死去,善良的百姓得以存活,
唐传奇本《酉阳杂记》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在安史之乱的时候,唐肃宗逃到了灵武,在黄昏的时候,唐肃宗见到了一个身材非常高大的妇人,拿了一对鲤鱼在门前咆哮,问皇帝在哪里,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疯子。这个妇人说完之后,就站在大树底下,有人看见她的手臂上有鱼鳞一样的鳞片,天黑了的时候她就消失不见了,到了安史之乱平定的时候,虢州刺史上奏了一个和女娲坟有关的故事。
说在天宝十三年的时候,有一天夜里下了很大的雨,下的天昏地暗,在这个月的一天夜里,有人听到大河上空响起了惊天的雷鸣之声,天亮的时候,就看到了女娲坟缓缓升出地面,到了晚上的时候,坟墓上多了两棵一丈多高的柳树,下方还有到了很大块儿的石头,奏报的州官还很贴心的画上了插图。于是,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唐肃宗就派人到女娲坟前祭拜,
到现场看过的人都说当天他们在驿站外看到那个高大的女人就是女娲娘娘显灵。而《太平御览》则记录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说是自开天辟地以来,大地上原本是没有人的,女娲用黄土造了人,在民间传说里面有的说法是,女娲是伏羲的妻子,而有的则说是女娲和伏羲是兄妹,所以女娲又被看作人类的婚姻和繁衍之神。另宋人余琰认为女娲是一个部落,而非一个女性大神,就如清朝老祖宗被称女真族一样,
清朝典籍《茶余客话》也对女娲形象变迁记录了一个小故事,说是在民间女娲神像被塑造成女性形象往往香火鼎盛,被塑造成男性形象则门可罗雀。由此可见,在清代时期,女娲雕塑仍有部分是以男性形象出现,关于女娲的故事,大概就这些,而伏羲的记载则纷乱而杂多,有故事性的典籍记载则要少很多,且记录的内容大多相同,都是有关于伏羲的身世的。
其中关于他身世,比较详细的都是两晋时期的书籍,有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和王嘉的《拾遗记》,其中又以《拾遗记》最为清晰,《拾遗记》说伏羲出生在华胥之州。有一天,伏羲的母亲外出游玩的时候,有青色的彩虹缠在他母亲的身上,过了没多久,他妈妈就怀孕了,她的整个妊娠期非常之久,12年之后,终于生下了伏羲。作为神之子的伏羲,长的非常的俊秀,原文记载他是,长头修目,龟齿龙唇,眉有白毫,须垂委地,
(原谅我翻译不出来到底长得是什么样子)然后伏羲创立了八卦,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还教会了人民用渔网捕猎,提高了我们的生产力,同时还教会了人们将野兽训做家禽,变革了婚姻制度,使原始的群婚,改变为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从血缘婚变为族外婚。同时他还用文字取代了原本的结绳记事的记录方式,发明了陶埙,琴瑟等乐器,并创作了歌谣,为人们增添了丰富的娱乐生活,同时他还发明了,分域自治的管理方式,为后世的社会治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文章TAG:女娲 古籍 遗迹 记载 名字 女娲的传说名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