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传统埋坟示意图另立坟头不能直接埋在其他地方,比如上图埋了三代人,第四代去世后,再埋在老坟地显然太拥挤了。上边只是举了个例子,实际埋葬时第几代外迁不一定,视坟地具体预留的地方大小和后代子孙多少而定,外迁也不是都在同一代,早的第三代可能某个子孙多的支系就可能外迁,子孙少,预留地方比较大的,第六代迁坟的也有。

祖坟是指哪一代先人的坟墓?

祖坟是指哪一代先人的坟墓

祖坟的涵盖面很广,不管传下几代,如果能追根溯源,前几辈的都称为祖坟,但是一般祖坟墓埋葬不会延续的特别久,普通百姓不比皇家,一般需要【顶脚】。就是儿子的坟必须埋在父母父母脚下的位置,一般在埋坟前都预设好位置,父母脚下几个儿子呈一字排开,再下一辈再往下排,一般三辈到五辈之后就出现排不下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另立坟头。

农村传统埋坟示意图另立坟头不能直接埋在其他地方,比如上图埋了三代人,第四代去世后,再埋在老坟地显然太拥挤了。第五代子孙会为第四代另立坟头,但必须要在父母坟前立名堂,就是用石碑刻上第三代祖先的名讳排位,埋在父母坟头的上边。起坟头要超过父母的坟头的大小。这样一来,第三代就会有两个坟头,一个是原埋葬地坟头,另一个是第四代另起坟头前面的名堂。

第五代以后的子孙烧纸祭奠,就可以不再去前三代的祖坟,在自己父母坟前和祖父母名堂前烧纸即可,如果有家族性的大型祭奠,还是要去老祖坟。上边只是举了个例子,实际埋葬时第几代外迁不一定,视坟地具体预留的地方大小和后代子孙多少而定,外迁也不是都在同一代,早的第三代可能某个子孙多的支系就可能外迁,子孙少,预留地方比较大的,第六代迁坟的也有。

不同地区风俗也会有差异,以上我说的这个是唐山周围各县农村的传统习俗,名堂的设置方法也有讲究,一班挖好墓穴,然后用砖起一个小型墓室,石碑一般都不大方形或长方形,立于墓室之内,碑前点一盏油灯,然后墓室加盖覆土起坟头。现在都简单了,不再专门去刻石头名堂,只是用老青砖磨平一面,用笔写上名讳排位,用铁钉等工具把字刻一下,这样砖墓室就小多了,仅可容纳一块砖就行。

祖坟对中国人的意义是什么?

祖坟对中国人的意义是什么

祖坟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相对于现代人来说,是最隆重的仪式感,凝聚力和向心力。不管天南海北四面八方,它是永存的一缕思念,一点骨血,一处归穴。其次,它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象征,有根恒所在。古人说,慎终追远,扬名于后世。继前辈遗风,才有所传承。它是求大同化小异和谐谦让的催化剂。其三,它是忠臣良将家国情怀的摇篮。

坟地的后土和三代是什么意思?

坟地的后土和三代是什么意思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云:“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受氏姓,封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玄冥,土正曰后土。……献子曰:社稷五祀,谁氏五官也?对曰:少暤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

此其三祀也。颛顼氏有子曰 黎、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此其二祀也。后为社。稷,田正也。有列山氏之子柱,为稷。自复以上祀之。周弃为稷,自商以来祀之。”简言之,后土就是一个保护神,保护先人墓免受侵扰。是古人对先祖敬意,而想出来的一个保护神。而且古人注重孝道,对于这种保护先祖的神更加充满敬意,所以古时候就有很多专门的寺庙供奉后土神。

而这种习俗,在一些地区(特别是两广)比较流行,他们做好坟后,会在坟的背后堆一个土墩,由于是位于坟墓的背后,所以称之谓“后土”,即坟后土堆的意思。这个后土的作用是防止别人侵葬。久而久之,在民间自然而然形成一条规矩:凡后土与坟墓之间的距离是不允许别人占葬的。春秋时期,人们一般认为是人死后回归了大地之母的怀抱,也就是归后土神管理。

流传到后世引申出来了后土神的概念,也就是在地府之外其实还有个后土神。而这个后土神可以说是先秦时期比较重要的神仙之一。由于佛教道教还未能形成,后土神就被认为是一个人死后会去的地方。后土神和土地神是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后土你可以理解为自然或精灵崇拜人的死后归隐处,土地神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土地公公,各地的城隍庙山神庙之类,算是人死后到土地神这报道汇合,然后土地神再把你转送给后土神。


文章TAG:中鼻  风水宝地  坟地  富贵  风水  风水中鼻代表坟地什么  民间富贵风水宝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