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国家各大出版社,一般也都将《周易》和《易传》合在一起印刷出版,命名为《周易》或直接称为《易经》。那么,顺着这一思路,我们日常看到的《易经》,就是包括《易经.经部》和《易经.易传》两大部分的内容:首先,《易经.经部》共有64个卦,其中每一个卦都有6个爻(yao)。这64个卦,分别有64个名字,它们分别是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遁、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易经.经部》64卦,除了每一个卦分别对应上述的64卦名外,每一个卦都有自己的卦辞。其中,每一个卦又都有六个排列、组合完全不同的阴爻(--)和阳爻(一)组成,每一个爻后边也都有其用来解释这一个爻的一句或一段话,这些话叫做爻辞。所以,《易经.经部》共有64个卦的卦名、卦辞和384条爻辞组成。其次,《易经.易传》就是孔子研读《易经.经部》的心得体会。

由于周文王是在商朝都城,即在殷墟羑里(今河南安阳)的监狱里推演的《周易》64卦,当时周文王随时有被商纣王杀掉的危险,且周文王的哥哥已经被商纣王烹杀并分食,所以周文王推演《周易》时战战兢兢、旁证博引、闪烁其辞,用语极其小心谨慎、晦涩难懂。所以,孔子在深入研读周文王推演的《周易》64卦后,为使周文王的这一伟大光辉著作传之后世,孔子便携其弟子一起,将自己研读《周易》64卦的心得体会,分成十个部分,分别对《周易》64卦进行他自己理解上的解说、解释、讲解、串讲和描述。

孔子对《周易》64卦研究的心得体会,共有十个部分,它们分别是《系辞上传》、《系辞下传》、《彖上传》、《彖下传》、《象上传》、《象下传》、《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这十个部分。孔子为《周易》64卦作了这十个部分的解释、解说、描述之后,后人再研读《周易》就会轻松了许多。故尔,孔子为《周易》所作《易传》的这十个部分,又被叫做是《周易》的“十翼”,意即是为《周易》增添了十个翅膀、翼翅,人们再研究《周易》慢慢就好读多了。

《易经》到底有什么用?请留下自己的观点,共同学习?

我学习《易经》有些时间了,刚开始觉得晦涩难懂,我就一点一点的啃,买来的好几本工具书,看曾仕强等大家的视频解读,不急躁不冒进,每天坚持读,从最基本的阴阳知识入手,到八个经卦,再到六十四卦;从六个爻辞,再到卦辞彖辞象辞。读与抄写结合,有些还能背下来,闲着没事的时候就默写下来,反复玩味其间找规律,现在已经慢慢地懂得了其中的一些道理。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易经  用于  易经主要用于什么  可以用来做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