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成为敬老节,是很有寓意很深意义的。“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回到故里,恰巧瘟神又来了,恒景爬上山,待着茱萸叶,菊花酒,找到了瘟神,宝剑一挥,就把瘟神弄死了,自此重阳节就发扬光大了,插茱萸辟邪啥的习俗也就有了。

1、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登高就是为了“避灾”,古代科学不发达,也只能借助大自然的力量,寄托一些希望。《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访遍名山高川,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鹤指引下,仙长终于收留了恒景,仙长教他降妖剑术外,又赠他一把降妖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恒景回到家乡,到了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瘟魔戛然止步,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

2、重阳节为什么又叫敬老节?

重阳节成为敬老节,是很有寓意很深意义的,天地分阴阳,地阴天阳,人也分阴阳,死阴生阳,什么都可分阴阳,阴阳早成了哲学概念。一分为二,就是阴阳二面,山之北为阴,山之南为阳;水之北为阳,小之南为阴;数之奇为阳,数之偶为阳。一,三,五,七,九单奇是阳,九是奇阳最大,重九是大中再大,对于人,对于年岁寿数,自有长寿之意,

九九在深秋,春生夏长,秋熟冬藏,定九九重阳节作为敬老节,其意就在此。人生生老总有过程,为人当有爱有孝,要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家有一老是一宝。有的人视老为无用垃圾而弃之不管,不知自己也会有老的一天,人是相互的,人当学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视老为宝为对。今天就是九月九重阳敬老节,我们中华民族从来就有敬老传统,现时又进入老龄社会,老人特多,人都长寿了,借重阳敬老,国庆最后一天假期,好好孝敬长辈,孝敬已年迈的父母吧,多陪伴一下也好,

3、重阳节和九有什么关系?

我先最简单直观的给您解释,您自然就明白了。风水学中,单数为阳,双数为阴,这个想必好多人都听说过,数字九又是奇数里最大的,说白了就是顶天的,皇帝叫九五之尊也是这么来的,故宫大门上门钉的数量也有这方面的考究,九月九日呢,刚好是两个最大的阳数,所以叫“重阳”,据现存史料及考证,重阳节可追溯到上古时代,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等活动,可见我国对于“阳”的热衷。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妇孺皆知的一句古诗,很明了的告诉大家,重阳节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当然了,还有赏菊、祭祖等等,传承至今呢,又多了爱老敬老的内涵,前几年,我国正式定重阳节为敬老节,也是对古代文化的一个传承与发扬。为什么呢,因为还是九这个数字为阳数最大,重阳有九九归真、老阳、极阳之意,自然就有长寿之意,当然也有“久久”谐音的意思,长久,又加上为关爱老人,宣传孝道,故定为敬老节,

当然了,习俗也是有传说的,相传东汉时期,汝河地区有个瘟魔,它一出来,就会有人病倒,甚至丧命。当地有个叫恒景的,瘟神夺走了他双亲的性命,自己也差点玩完,他是个有志气的孩子,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啊,就出走学本领去了,当然是特别艰苦坎坷了,我就不刻画了,总之,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遇到了仙人,学会了除瘟神之术,回到故里,恰巧瘟神又来了,恒景爬上山,待着茱萸叶,菊花酒,找到了瘟神,宝剑一挥,就把瘟神弄死了,自此重阳节就发扬光大了,插茱萸辟邪啥的习俗也就有了。


文章TAG:重阳节  登高  上山  重阳节为什么要上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