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们习惯地称为过年,这是为什么呢。可见,供奉神位,也是老辈人缺吃少喝,无法过活,过年给神仙烧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行为,静心供奉财神先净水一杯奉供与财神前,供奉这样一些神仙寓意上是祈求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灶王爷也不例外,当家人会将提前蒸好的专门供奉灶君的花馍,又名灶山。
1、过年的时候为什么要敬灶神?
灶神,又称灶君,灶王爷。乃一家之主也,凡是中华汉人,每到逢年过节,必祭祀之。那么,为什么要祭灶神呢?相传,灶神乃司厨之神,也就是说,他掌管着全家人的吃喝。吃生吃熟,吃香喝辣,吃白吃黑,吃粗吃细,皆在他掌控之中,灶神还是司命之神。他掌管着一家人的命运,那个人高升,那个人发财,那个人吃苦,那个人受罪。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但每个人的命运皆掌握在灶神手中。灶神是天帝的督察官,他是受天帝的派遣来到人间,享受看人间香火,管理着人间琐事。谁家做了好事,谁家做了恶事,谁孝敬公婆,谁欺瞒老人,凡全家人一年的所有事情,他都有一本“红黑账”,记得清清楚楚。每年腊月二十三,天底下所有的灶王爷都会上天,向天帝汇报一年中家里所发生的一切事情,
根据你的善恶情况,或赐给你福分,或降给你灾难。反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赏罚分明,不讲情分。不讲情分的是天帝,灶王爷可不一定。既然他掌管着厨房,自然爱吃,最爱吃的与我们爱吃的一样,又香又甜。常言说,“拿了人的手短,吃了人的嘴软”,每到二十三这天,人们都会贡献又香又甜,吃到嘴里又粘的灶糖给灶神享用。“二十三,糖瓜粘,
”就是让灶神见到天帝后,“上天言好事,回宫保平安。”“上天说好话,坏事莫多言,”“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每到初一天还不亮,家中的主事人,就会早早起床,开门点火,鸣炮烧香。恭迎各路神仙回宫就班,各归各位,各司其职,灶王爷也不例外,当家人会将提前蒸好的专门供奉灶君的花馍,又名灶山。恭恭敬敬地摆放在灶君像前,点上香,口中念念有词,
也无非是祝福灶君就位,求告保佑全家的好话。边祷告,边叩头,一丝不苟,规规矩矩,唯恐得罪了这位神仙。现在,很多年轻人已不相信什么神仙了,烧香叩头的越来越少,而人们的生活却越来越好。可见,供奉神位,也是老辈人缺吃少喝,无法过活,弄个神仙出来,给自己的精神一点安慰罢了。现在,我将以前写过的灶王神像旁的对联,摘录一些,供大家欣赏,
2、过年了,为什么人们把烧的鱼作为贡品供奉在老爷祭台上?
湘南地区有一个习俗,年三十中午,将一条25Og以下、15og以上的白鲢、或鲤鱼、完整,加盐后上蒸笼!待蒸好凉固后放入神堂祭祀!老人们将这鱼称之为”更子鱼”,此鱼祭祀完毕可摆在年夜饭餐棹,但不能吃。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就可以全部吃了,与此同时,过去,老人们的年夜饭还有一道菜是不能吃,那就是一个鸡的5个部位完整卸下来——第一部分:两条鸣腿,第二部分:鸡翅根部、鸡肉堆积部。
第三部分:鸡胸脯,一条鸣脯肉,这5部分囊括一只鸡精华,年夜饭时这道菜与”更子鱼”一起摆上,也不能吃,正月十五这天就可以吃了,吃时,这道菜(称鸡把子)吃法还有讲究:父亲一家之主吃鸡胸脯,母亲吃一条鸡腿,长子吃另一条眼;次子,吃鸡翅根部,次次子吃另一个鸡翅根部,有意思的是:农村过大年,年菜从腊月二十四小年开始。
3、为什么春节也叫过年,知道其中的故事吗?
春节是我们传统节日,顾名思议春天的节日,但我们习惯地称为过年,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里面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眼露凶光,异常凶猛,,“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大年30的这一天(春节头一天)晚上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危害人间。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但这也不是办法。后来人们发现这个怪物怕巨大的声响和光亮,后来人们就用鞭炮来吓唬它,这个怪物最终被吓跑了,为了庆祝这个胜利,人们就从春节这一天开始,穿新衣,吃好吃的,一直到二月二这一天。后来这个习惯一直言传至今,并赋予了它更多的节日色彩,感谢这个古老的传说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因为有了过年的风俗习惯,我们可以放几天假。
文章TAG:过年 供奉 春节 过年为什么供奉